欢迎访问【《新西部》】 今天是
《新西部》
您现在的位置:杂志首页 >> 往期目录 >> 正文
往期目录

《新西部》2020年08期

 浏览:27次
  • 《新西部》2020年08期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恩格斯论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1)肖伟波
    浅析柏拉图与马克思家庭观的异同(2)黄蓉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李约瑟难题”探析(4)田茂农
    生命、身体和历史唯物主义(5)焦剑;王天秀
    恩斯特·布洛赫的法哲学观探析(7)刘畅
    延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实践转向(9)赵芸
    习仲勋关于统战队伍建设的思想及其时代启示(11)苏倩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3)王琦
    简析70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15)苗丽娟;吕瑶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参政党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与科学内涵(16)邓文飞
    和谐社会建设
    现代化视角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析(19)段国栋
    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21)吴信社
    西部经济
    金融支持陕西精准扶贫的实践与研究(22)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研究——以龙州县彬桥乡为例(23)赵盼;林;黄晓芳
    西部社会
    “访惠聚”驻村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25)吴晓芸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库尔勒市为例(27)孙静
    京翰教育西安分公司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9)王蓉;姜皓月
    西部文化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探究(31)滕敏娟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33)吴金庭
    论基于CIS的焉支山旅游形象设计(35)王栋良;苏昊;李建敏;孙旺霞;柳红波
    渐渐远逝的乡愁:陕北农村变迁启示录——兼论《生活的路》的语言艺术(36)杨凯;武国强
    西部教育
    内蒙古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8)曹芳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探析(40)段卓;陈柏印;梁梦丹;朱超逸;邹淳霖;乔应
    关于陕西省学前教育的有效供给与保障机制研究——以咸阳市旬邑县为例(42)王举荟;张聪艳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研究——基于西北地区Z校的实证研究(43)税亚男
    “国标”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改实践——基于教师访谈的质性研究(45)纪婧;许相如;宋欣泽
    “90后”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二外日语的现状调查及启示(47)易洪艳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类专业如何推行1+X证书工作(49)芦琴;拜存有
    校外课后托管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延安市宝塔区的调查研究(51)邓振山;陈攀枝;薛军艳;郭姗姗;彭娟;孙志宏;赵瑞华;贺晓龙;刘月芹
    一带一路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关系的新发展(53)吴启彬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贸易模式探究(56)祝艳
    西部环境
    内蒙古治沙精神70年传承探索(57)欧阳丽娜
    东中部经验
    沂蒙精神与胶东革命精神的比较分析(58)陈海涛
    新媒体环境下连云港红色文化微传播策略探析(60)伏晓姝
    地方政府英文网站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以大同市人民政府英文网站为例(61)代晓东;栗霞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探析——以滨州市纺织产业集群为例(63)李硕雅
    论革命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的新时代价值(64)郭丽丽
    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及对策探析——以常德地区为例(66)周华
    论建立健全科技扶贫人才培养长效机制(68)鲍志伦
    高校辅导员开展“三雅”教育的实现途径探析(69)王佳楠;刘徕
    杭州市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分析(70)吴品达;林中兴
    经济论坛
    重农抑商思想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影响(72)杨天晨
    从“两山论”看中国环境治理生成与实践路径(73)许张琨琦
    绿色债券对“一带一路”相关省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基于18省份的双重差分结果(74)陈玫羽
    浅析稳房价背景下金融职能回归(78)汪琴
    经济管理
    部分地区“煤改电”本末倒置的原因及对策实践(79)魏斯胜
    简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施路径(81)石明辰
    医院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研究(83)王俊平
    群众文化活动背景下娱乐场所的管理创新研究(85)贺晓琳
    政治与法律
    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建设(86)卢鑫
    推进机构改革产生“化学反应”的路径分析(88)郭太永
    人民调解制度创新发展中的问题研究(90)贾秀莲
    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完善策略(91)郭奇琪
    试析《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干部群众读本》(94)李玉
    文史纵横
    “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其构建(96)何进
    浅析孔子的正名思想(98)王丽冉
    唐后期河朔财政发展浅析(100)王振辉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102)易青娴;周松(指导)
    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107)孙炜
    农民阶层视阈下的中国道路(109)沈先陈
    读儒家经典 促廉洁自律(111)贺瑞霞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丝路商人义利观——兼谈丝路商人、商队的活动特点(113)韩雨笑
    黑格尔哲学国内的翻译与研究状况简述(115)何云松
    论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117)潘卜荣;罗津源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119)黄俊辉;陈力信
    从功能主义对等角度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对话翻译(121)吕焱莘
    传媒与艺术
    基于用户体验的小米手机主题界面设计研究(123)郭荣春
    网络体育传播对大学生媒介接触与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125)周骏
    新媒体时代下少儿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路径(127)张玉恒
    高校管理
    论将经典阅读融入研究生支部工作常态化(129)张国彪;雷蕾
    基于柔性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131)苏菲
    基于学科链与产业链特点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132)芈凌佳;黄朝阳;郝道欣
    “互联网+”视野下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路径优化探析(134)汪丽娟;张翮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35)白慧;高昊宇;胡伟
    教育探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137)万谦;李楠森;张帅浩;杨柳;李琛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教育路径探析(138)徐县中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40)王一飞
    新媒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问题研究(142)赵世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对策研究(144)杨志杰;陈洋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教育机制研究(146)王菲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置(148)张彩霞
    刍议校友资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应用(150)张剑;高争
    国内外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151)李研;刘华胜;闫盈;余奕津;张月浪;刘昌
    自媒体背景下“95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挑战与对策(153)贾瑞琴
    刍议自媒体背景下的“键盘侠”群体(155)訾登
    职业院校开展行业企业培训的作用、问题与途径(157)苏嘉庚;王苑力
    教学改革
    基于翻转课堂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应用探析(158)雷丹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研究(160)王欣;王志伟
    浅析“传递中国声音”与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162)许相如;纪婧;宋欣泽
    《管理学导论》课堂体验式教学实践探析——以“学习通”软件为例(164)段佳
    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中学思政课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166)雍军
    新时代提升农村中学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着力点(168)袁学哲
    当代西部中作品选
    坐看花开蔡小枫
    西窗竹影傅小宁
    西部学子——刘源
     

    发布日期:2020-09-11